Saturday, July 16, 2005

★ Dipping your Soul ★


一、簡介

巴哈伊信仰(Baha’i Faith)於一八四四年起源於今之伊朗(古稱波斯),為一獨立的全球性宗教信仰。

巴孛(The Bab)是巴哈伊信仰的先驅。一八四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祂在伊朗希拉茲城祂的住所內宣示,祂就是神所預言要來的先知,祂的到來是為各宗教所預言上帝應允要來的顯聖者預備途徑。巴哈伊信仰的教曆便是始於該年,而其宣示的住所也成為巴哈伊信仰的聖地之一。一八五○年七月九日巴孛殉教於伊朗大布列茲城的巴諾克廣場。

巴哈歐拉(Baha’u’llah)意為『上帝的榮耀』,祂乃是巴哈伊信仰的創始者。祂的父親是當時波斯王朝中的大臣。一八六三年巴哈歐拉公開宣示,祂就是巴孛所預言將要來臨的先知,亦即是各宗教經典中上帝所應允要來的啟示者。祂因承繼了巴孛的聖道而慘遭虐待、監禁與放逐,前後長達四十年之久。巴哈歐拉在其啟示期間曾親筆啟示了百餘部的經典,這些經由上帝的顯聖者所帶給人類的上帝話語將引導人類千秋萬世。

阿博都巴哈(’Abdu’l-Baha)意為『光的僕人』,他是巴哈歐拉的長子,亦是巴哈伊信仰的聖約中心,被尊稱為『教長』。他自幼即追隨其父共渡放逐與監禁的生涯,他被巴哈歐拉命定為其經典的唯一詮釋者。他於一九一一年、一九一二年造訪歐美大陸,並將巴哈伊信仰宣揚到整個西方世界。他於一九二一年逝世於巴哈伊信仰的聖地—以色列的海法。

守基.阿芬第(SHOGHI EFFENDI)為阿博都巴哈在其遺囑和聖約中指定為巴哈伊信仰的聖護(GUARDIAN)。他是阿博都巴哈的長孫。在他身為聖護三十六年期間直到他於一九五七年十一月逝世為止,他將零星散佈於三十五個國家的教友聯成一體,擬定了全球性的宣教及傳教計劃,而使巴哈伊信仰在短短的數十年之間傳播到二百多個國家及地區。終於在一九六三年,巴哈伊信仰的最高教務機構──世界正義院──由來自五十六個總會(各國巴哈伊最高教務行政機構)出席的代表,在以色列海法舉行的巴哈伊國際代表大會上產生。成為繼『聖護』之後全球巴哈伊信徒在精神和行政上遵循的中心。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在啟示者巴哈歐拉創教百餘年之後仍未見在巴哈伊信仰中有派系橫生的現象,而此情形將持續到永遠。

阿博都巴哈生前曾經稱讚中國是一個極具潛能的國家,中國人民心靈純樸且愛好真理。他呼籲巴哈伊信徒:『……到那廣大的國家,建立上帝王國的基礎,促進神聖文明的本質,而高舉巴哈歐拉聖道的旗幟去邀請人們參加上帝的聖宴。』為了遵循阿博都巴哈以上的呼籲,巴哈伊信徒開始到中國傳教。一九二四年,一位美國新聞從業人員瑪莎.露特女士到達廣東,曾向 國父孫中山先生介紹巴哈伊信仰,並贈予巴哈伊經典。在往後的兩次的傳教旅行中,瑪莎.露特女士都到中國各重要的城市訪問,在報上發表文章,在各大學及機關演講,並和政要人士來往,藉以傳達巴哈歐拉的訊息。

巴哈伊信仰傳到中國後,被信徒翻譯為『大同教』。台灣第一位巴哈伊信徒,是一位赴美的留學生。一九四九年,他在美國皈依巴哈伊信仰,後來返台定居。在中國大陸淪陷後,曾居住在上海的巴哈伊教友蘇洛曼夫婦,回到他們的祖國伊朗。一九五四年在聖護守基.阿芬第的鼓勵之下,他們倆又來到台灣,成為首度來台的拓荒傳教者,之後定居在台南市,並且開始致力在台灣宣揚巴哈伊信仰,從此巴哈伊信仰在自由中國台灣逐漸蓬勃發展。

二、教務管理體系
巴哈伊信仰是一個新興的宗教,故具備了許多因應這個時代的教義。在巴哈伊信仰中沒有僧侶或職業傳教人員的設置,取而代之的是巴哈歐拉親筆所令諭的教務管理體制,此體制的最大特徵是教務管理權不再操之於個人,而是寄託於機構。

管理機構
地方分會
基本而言,凡一市、鎮或鄉(依當地政府的行政劃分為準)的成年教友人數達九位或以上即可聯合成立或選舉出該地區的『╳╳地方分會』,其職責乃是管理該地的教務工作。成立之後的地方會於每年四月二十一日改選一次。所有該地的成年教友,不分男女凡年滿二十一歲者都有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巴哈伊信仰的選舉乃是一靈性的選舉,當在祈禱與冥思的氣氛中進行。絕對禁止任何形式的競選,而是以民主、無記名和多數票當選的方式選出其九位委員。

總會
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最高教務機構為『╳╳總會』,是每年由該區所有成年教友中選出的選區年會代表們,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代表大會來選出的。選舉方式同前述之地方分會的選舉。總會的職責為管理該轄區內所有教務工作。

世界正義院
巴哈伊信仰的最高教務機構為世界正義院,在以色列海法的巴哈伊聖地。設置九位委員,每五年由全世界的總會委員自全球成年教友中選出。世界正義院不但負責督導全球巴哈伊信仰的拓展和教務工作,並有權依照巴哈歐拉的教義,制訂巴哈伊教經典中未述及但為時代所需的誡律。

委任機構
除了上述被選出的教務管理機構外,在巴哈伊信仰中尚有宣衛教義的委任機構;此機構由聖輔、洲際顧問、顧問助理及其助手所組成。他們並無任何教務管理上的權力,但對輔導教友們的精神教育,維護與宣揚教義,及協助總會和分會推展活動方面不遺餘力。

三、信仰與教義
巴哈伊信徒深信所有神聖獨立的宗教,其啟示者皆來自於同一的造物主。且祂們的啟示乃依照人類的智慧與瞭解以演進的方式賜予人類。因此各宗教的精神教育是恆久不變的,所不同的只是其社會律法。從古至今的啟示者有印度教的克利希那、猶太教的摩西、佛教的釋迦牟尼、基督教的耶穌、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巴比教的巴孛和今日巴哈伊信仰的啟示者巴哈歐拉,祂們皆來自於唯一的造物主。巴哈歐拉訓誡我們當以上帝的愛與各宗教的信徒們和睦相處。

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義:
 人類一家:巴哈歐拉告誡我等應視人類一致,以人皆上帝之子女,是同一家庭—人類家庭—的一份子,在創造者的眼中,一切人民是平等的,祂的仁慈傾注全體,巴哈歐拉在其著作中說:『我所摯愛的人們啊!團結一致的聖幕已經揭起,你們不要視彼此如陌路。你們是同樹之果,同枝之葉,你們是一手之諸指,一體之諸肢。此為天啟之筆所昭示。』

 上帝唯一:雖其名稱多而異。
 個人需獨立追求真理:人要解除一切偏執和成見,於是他才能尋求真理,不受阻礙。在各種宗教中,真理只是一個,藉著這個真理,世界大同可以實現。

 各主要宗教之本質同源:各宗教都來自同一神聖的根源,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所一次又一次地給予我們的,實際上都只是一個宗教,接受各時代的宗教,都能使我們對於上帝的信心更加完美。

 宗教與科學當攜手並進:『上帝創造宗教與科學,供我們為瞭解之量度。注意不要忽視這一神奇的力量,把一切放在這天秤上衡量……使你們的全部信仰和科學調和,不要有相反的地方,因為真理只有一個。當宗教消除其迷信將掃除一切戰禍、紛擾、不和與競爭……然後全人類在上帝的愛中團結。』

 男女平等:男女有如飛鳥的雙翼,當平等相待。『男女都屬人類,上帝視為平等,在神聖的創造設計中互為配偶互為輔佐。在上帝眼裡,人類間唯一的差別在於其行為言語之純潔與正直,唯有在其形象的相似上最近於造物者,最為上帝所喜。』『一個思想純正,教育水準高,科學造詣深,慈善事業成就卓越的人,不管他是男是女,是白是有色,都是有權享受充份的權利與尊榮,沒有任何的區別。』

 消除各種偏見:所有世界上的分歧、仇恨、戰爭和流血都是由這些偏見所發生的。我們應視全世界如同一國,所有各個國家如同一個國家,所有各種人民如同一個民族。宗教、種族、國家只是由人造成的分歧。在上帝之前,無所謂波斯人、阿拉伯人、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等等的分別,上帝是所有人們的上帝,一切創造在祂看來只是一個,我們需服從上帝,努力跟隨祂,拋除一切偏見,促成世界和平。

 普及義務教育:巴哈歐拉告誡我們,每一位兒童……男孩或女孩……必須要接受教育。如果做父母的疏忽了兒童的教育,他應對上帝負責。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相信『世界乃一國,萬眾皆其民』的男女,是造就願貢獻其愛心與服務世界進步的人。如人們依此途徑來教育,只需要一代,就能建立全人類的團結。巴哈歐拉說:『智識好似雙翼……對於人類而言……像上昇的梯。研求的智識是重要的,尤其是可能裨益全人類的科學,可不是那由頭到尾只是舞弄文字的學問。對科學或藝術有所成就者,在世人中享有偉大的權利。真的,人類真正的財產就是他的智識。智識是獲得榮譽、富饒、歡愉、喜悅、幸福與快樂的途徑。』

 以精神方法解決世界經濟問題。

 推行世界共同的輔助語言:世人不能互相瞭解,語文不能相通是原因之一。巴哈歐拉的教義是來聯合世人,要使他們像同一家庭的人。因此,祂的一條律法,就是要教給全世界各地一種共同的語文,除其母語外,每人都要學這種共同的語文。如此,不論走到那裡,因為大家能互相瞭解,人們就覺得有如在自己的家園。

 藉世界各國共同福利以建立世界和平:一個國際仲裁機構需由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建立起來,以排解國際間的糾紛。

四、教規
信徒當每日祈禱及研讀經典。
每年齋戒一次。巴哈伊信徒應在每年三月二日到二十日於日出與日落間不飲不食。唯十五歲以下或七十歲以上之教友或病患、孕婦、哺乳期間的母親、旅行者以及任何醫生囑咐不能齋戒的信徒皆可免齋戒。齋戒的目的是要信徒們利用這段時間,專心於祝禱與冥思,以期能淨化心靈,強化對上帝的信念,及善化行為,俾能成為一個更真、更善、更美的巴哈伊信徒。
 以禮待人,與各宗教之信徒友善地交往。
 保持清潔。
 參加巴哈伊聖日與十九日靈宴會活動。
 教育兒童。
 信徒均需工作,嚴禁乞討。
 重視婚姻與家庭生活。結婚須取得雙方在世父母的同意。離婚是極受譴責的。
 巴哈伊信徒生前需預立遺囑,不宜火葬。
 支付胡辜庫拉。
 禁止賭博。
 禁止飲酒,除醫療用途外,禁止使用酒精與麻醉品。
 效忠政府。效忠政府為巴哈伊經典中所強調的誠篤正宜的品德之一,巴哈伊信仰的教義不僅要求教友效忠其所居住地之政府,並嚴禁信徒參加任何政治或顛覆社會的活動。
 只有巴哈伊信徒才可以奉獻巴哈伊基金。
 無神職人員與職業傳教士的設置。傳教是每一位信徒的義務與特權。國際間的教友,為了宣揚巴哈伊教義與表明對人類同胞愛與和平的信心,自願移居到新的國度,這些教友稱為拓荒者,是無薪俸、非職業性的傳教人員;他們在移居的國家中,一方面尋找工作以自食其力,一方面則宣揚巴哈伊信仰以及協助當地教務機構推展傳教活動。

五、教曆和聖日
巴哈伊教曆以陽曆為基礎,共有十九個月份,每個月十九天。新年為陽曆三月二十一日,教曆以日落為一天的開始,亦是一天的結束。

每個巴哈伊教月的第一天稱為靈宴日,教友在該日聚會以便共同祈禱和聯繫教友間的情誼及磋商教務。

聖日,每一年當中,有九個巴哈伊信徒不應工作的聖日。因為教中有些非常重要的特殊事蹟發生在這些日子,所以要將其特別提出來,視為與尋常不同的聖日。

 諾露茲(新年):三月二十一日。

 蕾茲萬節:共十二天,其中第一天(四月二十一日),第九天(四月二十九日),第十二天(五月二日)是為聖日,巴哈歐拉於一八六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在蕾茲萬花園內宣示祂就是巴孛預言的『神所應許要來的人』。

 巴孛宣示日:五月二十三日,巴孛於一八四四年是日首次向祂的第一位門徒宣示祂的神聖使命。

 巴哈歐拉昇天紀念日:五月二十九日,巴哈歐拉於一八九二年是日在聖地以色列阿卡城附近的巴基逝世。

 巴孛殉道日:七月九日,巴孛於一八五○年在伊朗被公開槍決而殉道。
 巴孛誕辰紀念日:十月二十日,巴孛在一八一九年是日生於伊朗的希拉茲城。
 巴哈歐拉誕辰紀念日:十一月十二日,巴哈歐拉在一八一七年誕生於伊朗的德黑蘭。

六、教務統計

巴哈伊信徒居住地區
 台灣地區……………………………二百九十四個地方
 全世界………………………………十二萬七千六百八十三個地方
 教務管理機構統計數
 全世界總會數………………………一百八十二個
 全世界地方分會數…………………一萬二千五百三十五個
 台灣區地方分會數…………………十八個

 其他
 全世界巴哈伊經典所翻譯的語言…八百零二種
 全世界巴哈伊學校及私塾教育……超過七百多所
 全球巴哈伊出版社…………………三十一個
 在世界各地推展的計劃數…………一千六百多項

以上為一九九九年四月止的統計資料

巴哈伊教台灣總會於民國五十九年,以財團法人向內政部辦理註冊登記。

七、社會服務
巴哈伊信仰是一個精神生活與實際生活並重的宗教,巴哈歐拉的啟示乃是要協助人類維持精神與物質上的平衡;因此巴哈伊信仰對社會的貢獻亦從此而發。

自一八四四年創教以來至今短短的一百五十六年間,便有七百四十一所巴哈伊學校建立於歐洲、美洲、大洋洲、印度、亞洲與非洲。巴哈伊學校的宗旨在啟發學生們對自身的瞭解,進而發揮其潛能,以適應新環境,社會的需要,並能對社會做出最佳的貢獻。巴哈伊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人類服膺上帝的旨意,洞悉自身存在的意義,進而親愛人類,服務人類。此外尚設置巴哈伊廣播電台七所,及實施醫療服務等,寄望更實際地造福人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巴哈伊信仰的教義更廣受各國的矚目。巴哈伊國際社團(Baha’i INTERNATIONAL COMMUNITY)為代表巴哈伊信仰的非政府組織機構,在紐約與日內瓦設有駐聯合國的辦事處,並在各區域性聯合國辦事處設有代表處。

一九四五年巴哈伊代表曾出席在舊金山所舉行簽署成立聯合國憲章的大會。
一九四八年即被列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成員之一;且更在
一九七○年和一九七六年分別被『聯合國社會經濟理事會(ECOSOC)』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授予諮詢的地位(現稱為「特別」諮詢的地位)。巴哈伊國際社團於
一九八九年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建立了合作關係。近年來並和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以及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UNIFEM)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巴哈伊國際社團協劃及參與聯合國所舉辦的各項文化、經濟與社會服務活動,例如,巴哈伊曾全力資助『國際婦女年』,『國際兒童年』,『國際殘障年』,『國際青年年』,『國際和平年』及『國際掃盲年』等多項國際福利活動。巴哈伊國際社團駐聯合國部門及一些巴哈伊總會機構充份參與最近一連串聯合國舉辦的大會。這些大會包括
一九九二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環境與發展大會;
一九九三年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權大會;
一九九四年在開羅舉行的國際人口及發展大會;
一九九五年在哥本哈根舉辦的社會發展高峰會;
一九九五年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
一九九六年在伊斯坦堡舉辦的人類住區大會,
一九九六年在羅馬舉行的世界糧食高峰會等等。

同時本著向來倡導人類友愛融合與和諧。本教的最高教務機構──世界正義院,有感對協助全人類追求和平之責任重大,更

一九八五年十月為文『世界和平的承諾』呼籲全人類的領袖們在世局動盪之時如何以行動達到世界和平。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一百七十一個國家元首及聯合國秘書長接到此文告。在

一九九二年巴哈歐拉逝世一百週年時巴哈伊國際社團發表《巴哈歐拉》一文,以使世界各地對巴哈伊信仰在全世界推動的各項發展計劃的精神源頭有所瞭解。在

一九九五年發表《人類的繁榮》一文,對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問題提出以巴哈伊教義的觀點闡述全球繁榮的概念。在一九九五年十月為紀念聯合國成立五十週年,巴哈伊國際社團撰文《所有國家的轉折點》致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呼籲。

一九九九年二月更發表《誰在寫我們的未來》一文,提出巴哈伊對二十世紀末人類所面臨的挑戰及當今世界情勢的看法。

目前,台灣巴哈伊信徒不時利用其有限的經濟能力從事各項服務活動,如巴哈伊服務人群獎的頒獎活動,以獎勵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士。此外,為盡身為地球公民一員的責任以保護地球環境資源的工作設立了巴哈伊環保處,在國內和教育部環保小組及行政院農委會合作進行環保教育扎根的工作,到全國各小學進行訓練環保師資的工作,並出版書籍、錄音帶及教案以期訓練更多保護環境盡心盡力的國人。由於在國內所進行的訓練課程的成功經驗得到多方面的注意,因此受邀到新加坡、香港、澳門及日本分享在台灣成功的經驗並也訓練當地的人員。另外,一些教友們因對兒童美德(VIRTUE'S QUOTIENT)教育的注重,成立人德國際顧問公司,以進行美德教育觀念的推廣,在台灣已進行不下三百場的父母訓練課程,最近更受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及中國大陸以訓練當地的華人父母如何對下一代進行美德教育。而在這次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之後,為對災區的人民盡一份心力,已在十一月份開始一項為期至少六個月的兒童美德班及青年活動,希望對災區的兒童及青年教育有所幫助。此外也印行《給大地震後的國人》小冊以協助災民的心靈復健。而造訪孤兒院、育幼院與響應捐血和救濟貧戶等亦每年在進行。

八、結語
巴哈伊信徒們對社會、世界所提供之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竭力宣揚巴哈歐拉的訊息,以巴哈歐拉的啟示喚醒沉醉的人心,燃燒冰冷的人靈,消除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偏見,仇恨與猜疑,而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

『在幸福中慷慨,在逆境中感謝。忠於鄰人之囑託,以光明及友誼對他。為窮人的財源,為富人的忠諫者,應答貧寒的呼聲,信守神聖的誓約。你的判斷要公平,你的言辭要謹慎。勿歧視任何人,對一切人都要謙和。對那在黑暗中行路者,你做他們的燈。對憂愁者,你給他們快樂。做渴者的海,痛苦者的避護所,壓迫犧牲者的扶植與護衛。願誠篤正直顯揚你的德行!為異鄉人的家,為傷痛者的安慰,為逃難者的力量之塔!為盲者的眼,為指引迷途者的光明。你要做真理之容的美飾,忠誠之額的冠冕,公正之堂的支柱,人類之體的呼吸,正義之主的旗幟。你要做道德水平線上的光輝,人心土壤的露滴,知識之海上的方舟,上天恩寵的太陽,智慧冠冕的珍寶,在你的時代中為照耀蒼穹的光芒,謙遜之樹的果實。』


~ 摘自《巴哈歐拉聖典選集》~ 巴哈伊教 台灣總靈體會 撰供
===============================================

★ Madame Rúhíyyih Khánum ★


Amatu'l-Bahá Rúhíyyih Khánum (1910 - 2000)

Amatu'l-Bahá Rúhíyyih Khánum lived an astonishing life, one that will be studied for centuries to come. Raised in Montreal and eventually settling in Haifa, Israel, she became in the la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most well-known member of the Bahá'í community worldwide.

Her life of extensive world travel, her religious leadership in a style showing unique capacity, her writing, her film-making, and her efforts on behalf of aboriginal peoples,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justice were truly remarkable. At her death, memorials were printed in the major national newspapers of Canada.

Madame Rúhíyyih Rabbani, née Mary Sutherland Maxwell, was born on 8 August 1910 in Hahnemann Hospital, later known as the Fifth Avenue Hospital, in New York City. She was the only child of May Maxwell, one of the foremost disciples of 'Abdu'l-Bahá, and William Sutherland Maxwell, a distinguished Canadian architect whose home in Montreal had long been known as a place of culture and spiritual vitality. Madame Rabbani took great pride in her Canadian roots, visiting Montreal frequently in the course of her travels to 185 countries over her years of service to the Bahá'í community.

Mary Maxwell had a full, free, and happy childhood. Her only sorrows at this time were the periods of separation from her beloved moth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ethods of the time tended to be rigid and authoritarian, and May Maxwell was concerned with providing her daughter with the freedom which 'Abdu'l-Bahá had prescribed. For Mary's early training, May established the first Montessori school in Canada in the Maxwell home.

She became a well-read and knowledgeable person, with a consuming interest in a variety of subjects. Her thirst for knowledge was insatiable. After two pilgrimages to the Holy Land, the first with her mother and the second with her mother's friends, and meeting the Guardian, Mary Maxwell threw herself eagerly into all kinds of youth activities, both within the Bahá'í community and elsewhere.

She travelled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her skills in teaching the Bahá'í Faith. In 1937 she married the Guardian, Shoghi Effendi Rabbani, who was the great-grandson of the Prophet-Founder of the Bahá'í Faith, Bahá'u'lláh. It was on this occasion that the Guardian gave her the name "Rúhíyyih."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services performed by Rúhíyyih Rabbani during their marriage was her role as the Guardian's secretary, a task she undertook almost immediately after their marriage. From 1941, when she became Shoghi Effendi's principal secretary in English, until 1957, she wrote thousands of letters on his behalf.

In 1951, Shoghi Effendi appointed her to the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uncil, a nine-member body that prepared the way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In 1952, she was elevated to the office of Hand of the Cause, in which capacity she attended to issues related to the expans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Bahá'í Faith and represented the Guardian at a number of important ev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Following the death of Shoghi Effendi in 1957, Madame Rabbani initiated efforts that effected the collaboration of all the Hands of the Cause in ensuring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ten-year plan which Shoghi Effendi had launched in 1953 for the global expans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community. She was one of the group of nine that served as custodians of the Bahá'í World Centre until the election of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To an extraordinary extent, Madame Rabbani's own work exemplified the priority that the Bahá'í Faith gives to the unification of humankind.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last 35 years of her life were devoted to travels that took her to 18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nd that served as a major factor in integrating the world's several million Bahá'ís into a unified global community. Not the lea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is effort was her success in encouraging member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to full partnership in this worldwide undertaking. Her travels to countries on all continents and to far-flung islands sometimes involved extended stays in certain regions. For a period of four years she drove in a Landrover for 36,000 miles throughout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 sub-Saharan Africa, covering 34 countries, in 17 of which she was received by heads of state. On another occasion, within a span of seven months, she visited nearly 30 countr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Her interest in indigenous populations and village life took her to remote places, and she documented her visits to many of these areas, such as South America, where she traveled in the jungle areas of Suriname, Guyana, and up the Amazon river in Brazil.

In the course of her travels, she was received by many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and other prominent figures as diverse as Emperor Haile Selassie of Ethiopia; Malietoa Tanumafili II of Western Samoa; President Houphouet-Boigny of Côte d'Ivoire; President Carlos Menem of Argentina; Prime Minister Indira Gandhi of India; Prime Minister Edward Seaga of Jamaica; and Javier Pérez de Cuellar,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A person of prodigious interests and capabilities, Madame Rabbani, in addition to being an administrator and world traveller, was an author, poet, lecturer, and film producer. Her several books include The Priceless Pearl, a biography of Shoghi Effendi, and Prescription for Living, which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piritual principles to practical life. Fluent in English, French, German, and Persian, she lectured widely, including occasions on which she shared a platform with HRH 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 Out of her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she support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addressing the fund-raising banquet at Syon House in London in 1988 that launched its influential "Religion and Conservation" initiative; and she was present at the World Forestry Charter Gathering held at St. James's Palace in 1994. Her love of the arts drew her to the planning and direction of the restoration of a number of historic build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Bahá'í Faith.

Madame Rabbani died in her 90th year on 19 January 2000 in Haifa, Israel, where the Bahá'í World Centre is located.

========= ★ ========= ☆ ======== ★ ==========

Friday, July 15, 2005

★ 印度的巴哈伊靈曦堂 ★


沒有來到巴哈伊教(Baha'i Faith)在印度的靈曦堂,我還不知道這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新興宗教。當我詢問台灣是否也有信徒時,竟意外得知1956年台灣就已成立了巴哈伊教分會於台南,1967年台灣總會成立,1970年巴哈伊教正式成為台灣第九個合法宗教,稱為【 巴 哈 伊 信 仰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約有近兩萬名信徒。

巴哈歐拉(Baha'u'llah)原名是密爾吒‧胡薩音‧阿里(Mirza Husayn Ali),一位出生於 1817年的波斯貴族,是創立巴哈伊教的先知。巴哈歐拉這個稱號是來自波斯文,是「上帝的榮耀」的意思。巴哈伊教創立於1844年,在當時曾經引起伊斯蘭教教士極大忿怒和排斥,而後造成巴哈歐拉一生流放生涯。先後曾流放過伊拉克、土耳其和以色列,1892年在今天的以色列阿卡城去世。巴哈伊教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獨立性宗教之一,全世界約有五、六百萬信徒。

巴哈伊教認為上帝是唯一和獨一的,不因各教給予不同名字而有多重意義,因此「上帝」、「耶和華」、「阿拉」等等,其實都是指唯一和獨一至高的神,並不專屬於任何一個宗教。主張全人類同是一族,推翻種族、階級、教條及國界等傳統障礙,每個人都應獨立追求真理,排除各種偏見,確保女、男平等,消除貧富懸殊,實施普及教育,認為科學與宗教並行不背,人人都應遵守法律,服從政府。認為國際間應創造一種共同語言和使用共同貨幣,設立國際紛爭仲裁機構,用靈性方式來解決經濟問題。

這些主張是十九世紀時所提出的,但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聽起來,倒覺得有點像是在讀三民主義似的,不太像是一種宗教的教義。 外觀長得很像雪梨歌劇院的靈曦堂,設計建造完成於1986年。其靈感其實主要是來自於蓮花的造型,和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中所呈現的哲學思想,故又名蓮花寺。 靈曦堂是由九個大水池所環繞著,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著外表美觀,還兼顧著消暑和消防的功能。 三月的新德里(New Delhi)天氣已經漸漸炎熱起來,但是靈曦堂裡面卻是非常的涼爽舒適。門口告示牌上寫著:歡迎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入內參觀和祈禱。我選了張椅子坐了下來,抬頭往上看,只見屋頂蓮花的形狀。在烈陽的照射下,已是昏昏欲睡的我,進入靈曦堂時,頓時神清氣爽,一掃方才為車水馬龍的吵雜聲所引起的煩躁情緒。即便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一旁靜坐也能感受到那片刻的寧靜。

★ 巴 哈 伊 信 仰 簡 介 ★





巴 哈 伊 信 仰 簡 介

巴 哈 伊 信 仰 --- 巴哈伊信仰是世界上獨立的宗教中最年輕的一員。其創啟者巴哈歐拉(1817 一 1892)受巴哈伊信徒公認是上蒼從史前起已遣派之列代聖使中最新的一位。往日的聖使包括亞伯拉罕、摩西、佛陀、瑣羅亞斯德、基督及穆罕默德、巴哈歐拉所訓示的核心主題是全人類同是一族,而天下團結,構成一個全球性,社會的時代已經來臨,巴哈歐拉聲言上蒼已展開歷史動力,推翻種族、階級、教條,及國界方面傳統的障礙,並為未來締造一個普及寰宇的文明,地球上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接受萬民一族的事實,並為團結合一的過程盡一臂之力。巴哈伊信仰目標之一就是協助此志之達成,這廣布全球,大約有四百萬巴哈伊信徒的團体,代表著地球上大部份的國家、種族及文化。正在為實踐巴哈歐拉的教義而努力,他們的經驗對有共同遠見,視人類為一個全球性的家庭,地球就是萬民同一的家鄉的人士而言,當是帶來鼓舞的泉源。
  • 巴 哈 歐 拉 的 基 本 訓 示

  巴哈歐拉的訓示上蒼神靈只有一位,而他歷代向人類所啟示的意旨就是歷史上文明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大眾公 認為創立各宗教制度的諸位聖使,就是這程序的媒介,而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在引導人類走上精神及道德成熟的階段。
  現在人類已介成年,因此,統合人類大家庭及建立一個和平的、全球性的社會能夠實現,巴哈伊信仰就這目標所提倡為必要的原則包括其中下列數項:


· 排除各種偏見。
· 確保女性權有與男性全盤平等的上達機會。
· 明認宗教真理是相對性的並且都是出自同一靈源。

· 消除貧富懸殊。
· 實施普及教育。
· 獨立地尋求真理是每個人的責任。
· 建立世界聯邦。

· 承認真宗教与理性思想及科學知識的追求是殊途同歸

生 活 之 道

  巴哈歐拉稱言每一個人都是取之不盡的「富饒的寶石礦藏;然而連主人翁自己也不知曉,更何況他人。人生的目標在于發掘和培育這些潛能,為人為己而服務。照巴哈歐拉所講述,此世的生活就像一個孩童在娘胎時的生活:在現世所培養的道德,智慧及精神的力量,借著上蒼之助,便是靈魂在高世後的新境界中賴以進步的"四肢"和"器官"。

  所以,巴哈伊信徒們熱心栽培的人生大道是著重鼓勵個人的發展,每日祈禱及冥想能助人靈脫出習已成規的刻板形式,並且替其打開新出路。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並肩合作,有助打破因的偏見。除非因醫療原故,藥方指定需要,戒用酒和麻醉劑,因為此類物品終歸會削弱智力,此種後果亦出自背後誹謗他人的陋習,因其削減人與人的互相信任,而且動搖人類發展所依賴的團結精神。


  巴哈歐拉的經典對作為人類社會基礎的家庭体制賦予極大的重要性,更特強調婚姻神聖,夫妻平等及磋商之使用。歷史背景對巴哈伊信徒而言,一切生命現象,包括上蒼的天啟,都有演進過程的這個基本特徵,巴哈伊信仰從嶄露頭角至穩立四海的連串階段就是這原則的表現。


  巴哈伊信仰的興起跟往日各個世界性宗教成長的歷史還有第二處共同特點。當代社會上之權勢份子不歡迎上蒼聖意展露的新階段的含意,多數的結果就是對新信仰的信徒施以殘酷的迫害,巴哈伊信仰在其創始後一個半世紀中就經歷過數段蒙受迫害的時期。

以上資訊取材自巴哈伊教之網站 http://www.bahai.org/

Thursday, July 14, 2005

★ He who lies to others, lies to himself first ★







「宗教的根本目的是要團結全人類,促進友愛精神使人類獲得幸福。倘若宗教使人類分裂或互相敵視,那它的存在便是多餘的。正確的宗教信仰能改變人類的心靈。狂熱的,極端的宗教信仰,卻造成許多仇視與敵對,這是有目共睹的。」

巴哈伊教的核心教旨有三條: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家。巴哈歐拉具體闡述了該教這三大原則,認為巴哈伊教是一神宗教,神是獨一而全能的,是超自然的精神實體;世界各大宗教雖然對神的稱謂不同,如稱之為上帝、安拉、佛、主等,但神靈本身是統一的,並且各種宗教本質上都來自同一神聖的根源;因此一個已有宗教信仰的人若再信巴哈伊教,不需放棄原信仰,而巴哈伊教徒也可以自由出入各教的廟宇進行崇拜。該教還承認來自各教的神的9名使者,即亞伯拉罕、克裏希那、摩西、瑣羅亞斯德、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巴布和巴哈歐拉;主張獨立尋求真理;認為宗教與科學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努力消除各民族和宗教之間、性別間的偏見,創立世界共通的語言,認為人人皆系神的兒女,世界人類同源。

巴哈歐拉除規定教義外,還闡述了該教豐富的社會倫理思想,其特點是積極入世,關心俗世生活,實現其世界大同的宗旨。具體主張有:注意培養良好的品德,如誠實、可靠、正義、崇拜神等;要求信徒忠於其政府,並以無私和愛國的方式為國家利益服務,但反對教徒參與公職競選及參加政治活動;既要消除物質間的貧富差別,也要平衡物質與精神雙方的需求,反對行乞,主張自食其力;消除各種族、各宗教、各階層、各國家及性別間的偏見,主張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促進個體能力的發展,普及教育,維護世界和平,建立世界新秩序,反對任何戰爭,限制自然資源的開發等。據此社會倫理思想,巴哈伊教徒努力爭取為人類服務,實現人類「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教旨。

========= ☆ =========☆ ======== ☆ =========

★ What was important ? ★

...... Everything always Depend on Something ......
but Something may not be there for you when
...... it was needed the most ......
...... People always Depend on Someone ......
but Someone may not be there for you when
...... he/she was needed the most ......
...... Human seeking for Secured wealth ......
then End ups with Secured Lost
...... after some Insecured Investment ......
or
Realized after they lost their Health !!!
===============================
Life and Mission of Bahá’u’lláh
The world desperately need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and of human society that all can share.
Such a vision is provided in the writings of Bahá’u’lláh,
the nineteenth-century prophetic figure
Whose growing influence is
the most remarkable development in modern religious history.

Today, the Bahá’í community —
made up of people from every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is turning Bahá’u’lláh’s vision into reality.
You will want to explore it for yourself.
Bahá’u’lláh is recognized by mill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as the Messenger of God for this age.
The Bahá’í Faith is founded on His teachings.
Born in 1817 to a prominent family in Iran,
He showed from childhood an unusual intellectual precocity,
although unschooled in the kind of learning prevalent
in 19th century Iran; He demonstrated, too,
a particular devotion to relief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oor.
His given name was Mírza Husayn ‘Alí,
but He identified Himself as Bahá’u’lláh,
which means "Glory of God, "
a title by which He was addressed by His Forerunner,
the Báb. Because of His teachings,
He was banished into an exile,
eventually lasting forty years, that took Him to the Holy Land.
It was there that He passed away in 1892.
********************************************

Wednesday, July 13, 2005

★ 巴 哈 伊 信 仰 Baha'i Faith ★




巴哈伊不崇拜可蘭經,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只是在每個大洲建造一個紀念性廟宇,分別位於美洲的美國威爾米特 (Willmette),澳大利亞的雪梨,非洲烏幹達的坎帕拉,德國的法蘭克福,以色列的海法 (Haifa)。每座廟宇都有九個牆面,代表最大的數,廟宇中不出賣紀念品,不接受饋贈。宗教經費只來源於教徒的捐贈。禮拜儀式非常簡單,沒有固定的地點,只是由一人朗誦巴哈阿拉的作品。巴哈教也不主張傳教佈道。
巴哈伊有自己的曆法,每年19個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 (閏年加5天),每年西曆3月21日(春分前後)為巴哈伊教曆新年,每天從日落時開始。

巴哈伊教義共13條:

1. 全人類是一個整體;
2. 巴哈伊教徒要獨立地尋求真理,不迷信先知和傳統;
3. 人類的所有宗教基本思想都是一致的;
4. 所有的宗教、種族、階級、民族的偏見都應該受到譴責;
5. 宗教和科學應該協調起來;
6. 男女平等;
7. 普及義務教育;
8. 創造普及世界統一語言;
9. 消滅極端貧困和財富集中;
10. 成立世界最高法庭,解決國家之間糾紛;
11. 勞動是一種信仰,消滅遊手好閑和無所事事;
12. 正義是人類社會和宗教的最高原則;
13. 人類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持久普遍的和平。
由於巴哈教義的簡單和普遍性,即使不去傳教,巴哈教在世界各地發展迅速,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宗教。
巴哈伊教創建於1863年,創始人為伊朗人 米爾紮·侯賽因·阿裏(Mirza Hosagn Ali),他後來被巴哈教信徒們尊稱為 巴哈阿拉 (Bahaullah),意思是「真主的光榮」,由此產生巴哈伊的教名。巴哈伊信徒認為世界只有一個上帝,上帝派遣列代聖使 --- 亞伯拉罕、摩西、佛陀、瑣羅亞斯德、基督及穆罕默德和巴孛。 巴哈歐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巴哈歐拉認為全人類同是一族,無膚色、種族、國籍之分。

★ The Baha'i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