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5, 2005

★ 印度的巴哈伊靈曦堂 ★


沒有來到巴哈伊教(Baha'i Faith)在印度的靈曦堂,我還不知道這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新興宗教。當我詢問台灣是否也有信徒時,竟意外得知1956年台灣就已成立了巴哈伊教分會於台南,1967年台灣總會成立,1970年巴哈伊教正式成為台灣第九個合法宗教,稱為【 巴 哈 伊 信 仰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約有近兩萬名信徒。

巴哈歐拉(Baha'u'llah)原名是密爾吒‧胡薩音‧阿里(Mirza Husayn Ali),一位出生於 1817年的波斯貴族,是創立巴哈伊教的先知。巴哈歐拉這個稱號是來自波斯文,是「上帝的榮耀」的意思。巴哈伊教創立於1844年,在當時曾經引起伊斯蘭教教士極大忿怒和排斥,而後造成巴哈歐拉一生流放生涯。先後曾流放過伊拉克、土耳其和以色列,1892年在今天的以色列阿卡城去世。巴哈伊教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獨立性宗教之一,全世界約有五、六百萬信徒。

巴哈伊教認為上帝是唯一和獨一的,不因各教給予不同名字而有多重意義,因此「上帝」、「耶和華」、「阿拉」等等,其實都是指唯一和獨一至高的神,並不專屬於任何一個宗教。主張全人類同是一族,推翻種族、階級、教條及國界等傳統障礙,每個人都應獨立追求真理,排除各種偏見,確保女、男平等,消除貧富懸殊,實施普及教育,認為科學與宗教並行不背,人人都應遵守法律,服從政府。認為國際間應創造一種共同語言和使用共同貨幣,設立國際紛爭仲裁機構,用靈性方式來解決經濟問題。

這些主張是十九世紀時所提出的,但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聽起來,倒覺得有點像是在讀三民主義似的,不太像是一種宗教的教義。 外觀長得很像雪梨歌劇院的靈曦堂,設計建造完成於1986年。其靈感其實主要是來自於蓮花的造型,和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中所呈現的哲學思想,故又名蓮花寺。 靈曦堂是由九個大水池所環繞著,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著外表美觀,還兼顧著消暑和消防的功能。 三月的新德里(New Delhi)天氣已經漸漸炎熱起來,但是靈曦堂裡面卻是非常的涼爽舒適。門口告示牌上寫著:歡迎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入內參觀和祈禱。我選了張椅子坐了下來,抬頭往上看,只見屋頂蓮花的形狀。在烈陽的照射下,已是昏昏欲睡的我,進入靈曦堂時,頓時神清氣爽,一掃方才為車水馬龍的吵雜聲所引起的煩躁情緒。即便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一旁靜坐也能感受到那片刻的寧靜。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